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发布时间:
2021-10-09 16:03

日前,深圳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前海桂湾公园项目举行。图为前湾会议中心(效果图)。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供图
新华社香港3月18日电(记者 战艳 郭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后,大湾区发展脉络日益清晰。规划纲要提出,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加速发展的大湾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承担新使命,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一颗靓丽的明珠。
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前沿和产业高地,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扎实,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战略地位突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6年来,粤港澳三地初步形成了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良好局面。
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谢锋表示,大湾区建设的大门向国际社会敞开,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大湾区处于“一带一路”枢纽地位,必将进一步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深化中国与沿线国家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粤港澳三地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上各具优势:广东省科技创新活跃,先进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完善,上下游配套齐全,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贸易的大省;香港拥有成熟的金融体系和航运系统,商业网络遍布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是“一带一路”重要的资本市场;澳门拥有葡语国家的经贸服务平台和大量资本。
大湾区建设还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经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刘祥认为,大湾区建设中“自由港+自贸区+产业园区”的创新制度体系,可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考,以完善顶层设计,布局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这是大湾区输出制度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大湾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基建设施不断完善,大湾区立体交通体系逐步完成,这将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畅通起到积极作用。
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共同目标。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四个核心城市的情况下建设大湾区,同样面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的挑战。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王珺说,要以公共品建设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这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需要。公共品包括发展规划、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体制规则、公共服务与基础研究平台等,主要由政府提供,以促进市场经济有效发展。
王珺进一步指出,大湾区公共品建设的着力点,一是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公共设施,如互联网的国际出入口宽带扩容、珠三角无限宽带城市群建设、移动互联互通、超高清互动数字家庭网络、5G和移动互联网建设等;二是支撑整体性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港口、码头、道路、高铁、大桥、机场及水利工程等;三是促进人才、居民有效流动的公共服务体系,例如,探索如何推进在广东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等方面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待遇。
同时,大湾区建设可填补“一带一路”资金缺口。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专项贷款等正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支持,并发挥杠杆、整合及引导社会资本的作用。但“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领域,如公路、铁路、港口、桥梁输电网络等仍存在资金缺口。
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对外开放交往密切的地区,大湾区可进一步打造国际金融枢纽,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融资服务。
在促进物流和信息流方面,香港工业总会主席郭振华建议,大湾区三地政府加强商品流通。例如,推出海关、商检等便利措施,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者网购大湾区商品,同时便利大湾区网民寻找“一带一路”特色产品,促进电子商贸发展。同时,三地政府可针对大湾区的重点产业,建设综合资料库,包括“一带一路”城市资讯、经济报告、相关国策、投资专案等,为政府、企业、智库等提供形势判断和决策资讯服务。
“一带一路”是大湾区红利增强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竞争力、以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拓展了新空间。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说,“一带一路”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红利增强器。中国经济版图的动态变化路径正在重构,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与粤港澳将成为带动增长极西行和扩散的“一体两翼”。立足于“一带一路”的大平台,大湾区的发展红利、技术经验和产业需求将向中国经济腹地加速延伸,并与更广阔的境外市场深度对接。这将推动中国西南、西北地区融入全球价值链,更高效地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治理现代化。
程实说,未来40年,中国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稳步上移,离不开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一带一路”正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之举。从设施层面看,大湾区将加快深化与相关国家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有望成为“一带一路”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物资流的枢纽,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国际产能合作。
在高新产业发展方面,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林宣武认为,大湾区传统制造业根基雄厚,汇聚众多内地科创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已形成高新产业集群。大湾区作为“一带一路”的华南地区起点,未来可把握机遇,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和先进技术与传统工业结合,加速工业升级转型。
展望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携手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在扎根大湾区的同时,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种合作既可以让大湾区企业发展壮大,又可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
下一页
相关新闻
深圳市发改委公布绿色低碳产业企业名单,易信科技企业+项目入选
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各行各业提出绿色转型要求,2024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发布,是中央层面首次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
会员动态 | 拥抱未来之城,大湾区首个“元宇宙城市”展厅赋能数字经济产业新高地
大湾区元宇宙创新示范中心位于广州黄埔区PCI·未来社区。凡拓数创以AI、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元宇宙核心技术为抓手,助力佳都科技打造元创中心成为一个超脱物理现实限制的超感体验空间,提供探索、学习、交流的一站式参观体验。
会员动态 | 凯乐新联再创佳绩《嗨萌马之神骏兄弟》荣获2024年第四季度优秀国产动画片,国漫崛起势不可挡
近日,广东广播电视总局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优秀广播电视节目评选结果,由深圳凯乐新联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原创动画《嗨萌马之神骏兄弟 第一季》凭借精良的制作、引人入胜的剧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核,从80余部优秀动画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拟认定2024年度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的公示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产业技术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作用,有效推动我省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根据《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粤科规范字〔2022〕12号)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度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通知》(粤科函产字〔2024〕1096号),经单位申报、专家评审,现对2024年度拟认定的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予以公示。
2月5日是农历乙巳蛇年第一个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交流研讨,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动员全省干部群众在新的一年齐心协力推进广东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